close

IMG_0790r.JPG  

IMG_0771r.JPG 

IMG_0726r.JPG  

 

話我三十年同學會

70年畢業後,本班曾於72年在母系玻璃屋,由柯雪花同學主辦過一次同學會,但自此即各奔前程,整整28年未再辦過,因此這次同學會中有很多人都是整整30年沒見過面的,因此相逢乍見往往驚喜連連。外型上變化最多的首推李佳芳,她由大學時的清純可愛變成個風姿綽約的美人,令大家難以相信眼前佳人竟是昔日好友。張梅香、王巧燕也都大改大學時期陽光樸質美少女的模樣,而變成端莊嫻雅的貴婦……三十年的物換星移,居然能再重逢,真有今日是何日的驚嘆啊!雖然歲月荏苒,但同窗之情卻不減反而更濃了,因此將這次活動略記下來,留待他日卻話當年相逢時。

辦得成30年同學會真的要感謝好多人,首先要感謝林建農學長這位幕後推手,要不是農農學長一再叮嚀、託付、「警語」,應該沒有這次的同學會。農農學長該是「設計系」的吧?每次接到他的電話、或見到他,他總能三彎四拐的提到同學會,不斷耳提面命,有時動之以情、有時說之以理……我實在禁不起他的苦口婆心,加上自己也記掛老同學,因此只好「痛苦的」答應下來。此外辦得成這次的同學會真的非常感謝沈寶春主任的幫忙,她除了提供場地並蒞臨致詞、還幾近全程陪伴,甚至親力灑掃庭除熱情迎賓,真是非常不敢當,但也讓久別的遊子備感母系的溫暖。此外要感謝拜科技之賜帶來的好運道。因為我其實是有點「宅」,平日雖也有些朋友,但大部分都是同事或家人,因此手頭上僅有五個同學的電話而已,要辦起同學會談何容易?不過福至心靈,想到最近大家瘋臉書,心想臉書一寫八成親朋好友就成群結隊走近自己了吧?哪知事非經過不知難。

臉書上名字打上去,果然是一串串熟悉的名字,然而同名的背後卻掛著成堆成群陌生的臉孔……因此只好轉向google搜尋,心想我們大部分從事教職,雖不是什麼有頭有臉的人,至少是有名有姓該不會太難找吧?可是我忽略老師的特質是犧牲奉獻:哪裡有苦差事我來做,哪裡有名利你來享,因此少有留名的。難得找到的名字也多半是在課程表或研習名單中出現,可是問題又來了,五十年前的菜市仔名實在多得令人眼花撩亂,幾經爬羅剔抉,才終於找到若干可能的同學,但她們居然都幸福的––退休了,而且在這樣的時代中,居然是……不常或不用電腦……加上最近社會上詐騙事件頻傳,要取信於人實非容易,我只好發揮三寸鈍舌,一一打電話到同學服務的學校的各個單位去詢問,並不厭其煩的再三陳述,終於確定有些是我的同學,而學校通常不便主動給同事的聯絡辦法,我只好留下手機號碼給對方,然後靜等同學找上門,很幸運的因此找到玉美、玲瑾、王玲、秀霞、淑鈴等人,有時在網路上看到某些照片差堪彷彿是某人,為求確知所謂伊人是故人,只好e-mail過去,自我剖述又剖述,請其回覆,但終究石沉大海,只能徒嘆奈何而已。歷經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尋覓覓後,幸喜皇天不負苦心人,雖然尚有9位同學失聯,但終於找到29位同學的聯絡辦法,總算差堪交差了。

本次同學會真要感謝排除萬難來參加的每一個人,畢竟要因緣湊聚實在不容易,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啊。如遠在他鄉異地的一珍、富美、敏讓、秀貞雖然心在台灣卻身在海外,而像唐亦男老師、周行之老師、梁冰枏老師、胡紅波老師本來答應來的,卻臨時因健康或另有要務不克參加;而熱心的慧如賢伉儷,也因臨時有英國行程不能來,連近在台中的佳芳都因牙疼而掙扎著要不要來,這真是令人心驚膽跳的日子,深怕到時冷冷清清、悽悽慘慘,那該如何是好?幸而老天憐我,忽然遠在美國的梅香來信說:她排除萬難決定要回國參加同學會。這無異是支令人振奮的強心針,而受到梅香的感召,玲瑾、佳芳最後都決定來了,更棒的是失聯的慧珠、巧燕居然主動打電話來說要參加,真是令人感動到爆,但美中不足的是:提供訊息給她們的瑞梅,卻臨時有事無法前來,真是令人扼腕啊。

雖然幾經波折,70級畢業三十年的同學會,還是風風光光的在1112在母系舉行了,計有十七位同學、4位眷屬「大哥們」及9位老師、學長出席,真是來得不易,感恩啊!

    同學會當天我約915到達系館時,任教於母系的同學朝成已忙了大半天了,既開了門、又搬好桌椅等候大家了,這次能借得文學院演講廳,讓大家很自在的看簡報,談往事,一切的場地借用、午餐安排、晚上聚餐,都是朝成、貴令賢伉儷接洽,實在是功不可沒。可惜朝成當日尚有研討會,只能驚鴻一瞥的出席,算另類的功成身退。

不久大學時期最照顧我們的許長榮、林建農學長也來了,看到他們,同學都激動得說不出話來。長榮學長是我們大一時的系總幹事,舉凡迎新、運動會、球賽、每每都有他的身影,對我們呵護備至不說,他舉重若輕、指揮若定的風采,更是學弟妹崇拜的偶像,何況他是抱病參加更是令人感動。而農農學長則是我們大二時的系總幹事,從以前他就以他的幽默迷倒學弟妹,他和他的大背包,在我們的大學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記,他的身影不時出現在各班,以致每班都誤以為他是自己的同學,他該是中文系最有人氣的學長吧!我們的大學生活中如果少了他們兩位,那麼彩色的大學生活就變成黑白的了。而大二時帶領我們讀書會的陳昌明學長在中午也來致意,昌明學長博學多聞,文才斐然,對我們而言根本就是個「神」,他的出現真的令大家感動莫名,可惜的是長榮學長因眼疾無法全程參加,昌明學長也因公務在身不能多留。幸好最熱情、最有魅力的農農學長決定犧牲到底,直陪到晚上九點多。總之學長們就是用這麼多的感情,換得學弟妹永遠的感佩的啦

1030左右,同學陸續來了,於是進入演講廳,首先邀請沈寶春主任致詞開場,沈主任雖然自謙木訥,但其實話鋒機趣,她除了表達歡迎之意也鼓勵校友多回來給學弟妹打氣。主任致詞後,本來計畫依年級順序邀請導師致詞,但因大一導師葉政欣老師稍後才到,因此先請大二導師,前系主任吳璵老師致詞,由於我們這屆是吳璵老師到成大第一屆入學的新生,因此他雖說關心每一屆的學生,但對我們班其實偏愛最多,像大一時他親自為我們講授大一國文,大二時我們導師趙海金先生因病過世,他又義無反顧的擔任起我們的導師,這就不是每班都有的福分了。而我們也很能體會老師對我們的期望,非常積極配合他老人家的要求,雖然這些都像是老太婆的棉被––蓋有年矣,但那分甜在心頭的暖意,卻依然溫熱如昔。吳璵老師雖然已是高齡八十,但鋒頭之健不減當年,他訓人的口吻依然是大開大闔,瞇著眼愀人的神采、疼惜人的眼神,在在都讓人想起他老人家當年如何鼓勵我們,也讓人想起在他「積極參與」四字箴言的號召下,運動會榮獲「啦啦隊冠軍」使我們初嚐當中文人的驕傲,吳老師也提到第一次辦鳳凰劇展的艱難,在他侃侃言談中多少陳年秘辛,終得再經歷再感動一番,無限激動驀然襲上心頭。隨後葉政欣老師來了,葉老師一本他溫良儒雅的風範,除了說自己家中有三位成大人,也暢談他的退休生活,以太極、外丹功為中心的退休安排,豐富而多彩,讓在座的羨慕不已。大三導師呂興昌老師,則由前一天他參加校友嘉年華音樂會,為成大南部校友合唱團,擔任菅芒花朗讀的事說起,然後提起當年初到成大開了好多課的種種心路歷程,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能幸福的聽課,老師其實是承擔很多的責任和壓力,對於呂老師的奉獻也更添上敬意。吳達芸老師則是以感性的話,訴說三十年的今昔,看到老師風采依舊,美麗如昔,不知不覺想起過去上她的文學概論、現代小說,春風般的溫暖,而思之再三。而當年的助教楊文雄老師現已成了教授並退休了,真是歲月如梭,但楊老師依然熱情如昔,總算留住一些時間的絛絮了。可惜的是,大四導師謝一民老師已過世,令人倍覺傷感。

隨後就是屬於同學的相見歡了。我們以簡報的方式一起回憶我們曾經過的「那些年、那些人、那些事」。

照片帶領我們回到661023,那是系上為我們辦的虎頭埤迎新,依稀記得的青澀,縱使年代久遠,但那時意興飛揚的心情宛然歷歷,而虎頭埤潭清水淨的畫面卻是深刻心版。其後66.11.12的校慶運動會、開元寺之旅、安平古堡、老夫子家採番茄、引出多少甜蜜多少歡樂。尤其大二張良澤老師帶我們到關子嶺拜訪詩人陳秀喜女士,那次不僅接受詩人熱情的招待,也學會陳秀喜詩、李雙澤譜曲,楊祖珺主唱的美麗島,還記得回程時由山上唱到山下、由車站唱回宿舍的歡樂,如今回想起來,旋律不覺就從口中飄揚出來。接著是鳳凰劇展、鳳凰樹文學獎等的回顧,但因已近中午用餐時間,於是改至教室用餐,用餐之際,忽然遠道的毓玲、淑鈴等人出現了,於是又是「驚呼熱中腸」的驚叫歡喜。餐後又回到演講廳繼續未完的懷舊。

由於簡報是以今昔相照的方式呈現,簡報設計是第一張是老照片,第二張則是個人提供或網路搜尋來的近照,在對照中,三十年的歲月刻痕的確清楚分明,但因大家都是「熟」男「熟」女了,反而能豁達的讚嘆「昔別君未婚,兒女忽成行」式的驚喜。而當簡報出現某人時,便由那人報告自己的現況及家人或事業,常常引得大家不斷的讚美和祝福。也有同學不克前來,便由我代念來信或轉述近況,……4點多終於是該告別的時刻了,大家依依不捨,於是便藉故遊校園以拖延回家的時間,然而畢竟久別情濃,一群人不知不覺就走到咖啡店續攤了,原本答應留下來晚上聚餐的同學僅有玉雯、佳芳兩位,經咖啡催化後居然暴增至十二位,於是趕緊通知「老友小吃店」人數增至19人,老友體貼的為我們安排在可容納19人的包廂,大家天南地北暢談,吳老師酒興甚濃,呂興昌老師賢伉儷也蒞臨,長榮學長、建農學長,精采的敲邊鼓助興,總能引得大家開懷大笑,也在歡笑聲中結束70級畢業三十年的同學會。

   雖然雖然幾經波折,70級畢業三十年的同學會,還是風風光光的舉行了。告別聲中,大家相約明年再見,但,台灣這麼小,何必明年才見,只要興致來了,三五老同學小聚一番,豈不更美?祝福70級每位同學,平安喜樂!

70級楊麗卿記100.11.30


當日影片

更多照片包含畢旅照片(雪花提供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成大中文人 的頭像
    成大中文人

    成大中文人

    成大中文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